截至2025年10月29日收盘,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5444家,总市值突破119万亿元,“十四五”期间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这组数据不仅是规模扩张的量化体现,更折射出中国股市在全球金融格局中从“量的积累”到 “质的飞跃” 的强势崛起轨迹,其在市场结构、创新动能与生态治理等维度的深层次变革,正重塑全球对中国资本价值的认知。 阅读量:14786
第一,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何副总理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反映金融运行的主要宏观金融指标也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状态,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7%,M2同比增长8.4%,贷款同比增长6.6%,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的贷款增长7.7%左右,社会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低位,为我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阅读量:10687
2024年12月17日,山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张炯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近年来,山西金融系统通过积极争取和整合金融资源,总融资支持达到2.95万亿元。这一新突破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标志着该省金融体系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结构性改革及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便利跨国公司资金归集使用,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海南、陕西、宁波、青岛和深圳等10省市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
在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对2024年及2025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这场大会的召开不仅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各大银行迅速表态,紧接着,各大保险公司也纷纷响应,展开了一系列针对经济形势的行动和计划。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金融的需求日益凸显,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创新举措,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养老事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8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为银行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这次会议聚焦当前经济形势,明确了2025年的经济工作任务,标志着国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紧接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等国有六大银行迅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积极研究贯彻实施方案,展现出强大的反应能力和责任担当。
新华社记者12月17日从中国银联获悉,银联国际与微信支付达成合作,支持境外银联合作的电子钱包扫境内微信支付收款码支付。通过此次合作,有8个境外电子钱包开通该功能,进一步丰富了境外人士在境内的移动支付选择。
2024年12月15-16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第七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部门参会。
在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政府对经济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了详细部署。这次会议不仅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政策导向,也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的发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 中国证监会: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
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各界关注。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会后第一时间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深入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近期,中国证监会与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深入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针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工作部署。会议强调了“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也是对未来市场信心的有力提振。
12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了党委会议,明确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住楼市和股市的重要性。会议强调,资本市场的稳定对于支持经济回升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分析证监会在稳住楼市和股市方面的举措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探讨这些措施对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